|
【佛山陶瓷网】等待可以,但不要“等死” |
【taoqi】2019-3-4发表: 等待可以,但不要“等死” 现在居然有人做出产品后不去想着怎么推广,而是放在展厅里自我欣赏,然后美其名曰“等等看”。元芳你怎么看?这不是虚构,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。老狼就认识这样的陶企老板。按照老狼对瓷砖的认知,他所做出 等待可以,但不要“等死”来自陶企taoqi相关,仅限陶企taoqi观点以及网络浏览,佛山陶瓷网对等待可以,但不要“等死”以及内容不做任何推荐。 等待可以,但不要“等死”现在居然有人做出产品后不去想着怎么推广,而是放在展厅里自我欣赏,然后美其名曰“等等看”。元芳你怎么看? 这不是虚构,生活中真有这样的人。老狼就认识这样的陶企老板。 按照老狼对瓷砖的认知,他所做出来的产品其实已经挺不错了,但他却一再对老狼说,产品还不好,还要再改进,等过段时间再向市场推广。好吧,这一等就是两三年,等到大理石瓷砖已经从当初的新锐品类变成了如今的常规品类,那位老板名下的瓷砖品牌仍然在市场上无所作为。 后来,这个品牌更名了,因为老板想走更高端的国际范路线。好吧,作为一种自我纠错的手段(当初的市场已经失去了,现在需要另辟市场通道),老狼觉得这也不错。然而,又是两三年过去了,那位老板名下的品牌仍然没什么响动,老狼上门咨询,得到的答复还和数年前一样:再等一下。 当市场没有成熟的时候,新产品推出的确要慎重,否则你会成为全行业试错的“烈士”,“沉舟侧畔千帆过,病树前头万木春”。 可是,当市场已经成熟的时候,新产品就不再是新产品了,而变成了常规产品。按照中国陶瓷行业的惯例,在常规产品领域竞争,那就是大打价格战,你“杀”我我“杀”他,直“杀”得血流成河,非常惨烈。 所以,要不要上某类新产品,时机的把握就相当重要——过早的话容易当“小白鼠”,过晚则难以分到一杯羹。时机的把握,有赖于领导者的判断。这时,领导者的经验和智慧就很重要了。 举几个中国陶瓷行业从业者耳熟能详的例子。 当微晶石刚刚出现的时候,博德、嘉俊、新中源等品牌看得准,下手快,靠这一品类赚得盆满钵满。而后众多的跟随者,面对“红海”市场,想要分一杯羹,只好手段百出,可谓绞尽脑汁。老狼记得,伴随着微晶石的走红,薄微晶出现了,一次快烧也出现了,但微晶石的红利也很快耗尽。在微晶石流行的几年时间里,跟随者其实并没有捞到什么好处。 再举个例子,大理石瓷砖是现在全行业最通用的品类,可当初简一推出“大理石”时(当时尚未更名为“大理石瓷砖”),背地里笑话李志林的人们正在全力以赴地做全抛釉。几年之后,全抛釉已经被市场抛弃,当他们转身来做大理石瓷砖时,简一已经成为了这一领域的第一品牌,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攀升到了第一集团。 还有负离子瓷砖,当特地开始研发这一品类时,没有人看好负离子瓷砖的未来。然而,当中国消费者开始注重健康家居时,负离子瓷砖的春天来了,而特地也借这一品类再上新台阶。当初那些观望者,这时忙不迭地买样板,搞研发,或者照抄特地的文案、设计。 市场如流水,总是在变化。作为制造商,你得时时判断市场的变化,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之举。那种不管市场如何变化,总是“等等看”的从业者,用“刻舟求剑”来形容绝不过分。 过红绿灯大家都有经验,所谓“一慢二看三通过”。如果你总是在那等着,啥时候才能过去? 中国民间还有一句话,叫“摸着石头过河”。“过河”是你的目的,“摸石头”只是你的手段,所以你不能一直在那“摸石头”。如果不朝前走,摸一万年的石头,你也过不了河。 (【taoqi】更新:2019/3/4 4:33:30)
![]() |